——游憩规划——
2021And move forward together
“绝大多数的事情,并非是你想清楚以后才感觉不在乎,而是你不在乎以后才突然想清楚”
作者:迪卡设计 发布时间:2022-01-13 浏览量: 次
项目名称:探索者幼儿园
项目类型:建筑/室内
项目地点:四川西昌
设计单位:迪卡建筑设计中心
主创建筑师:王俊宝
设计团队完整名单:
参与设计师:田佳宾、欧吉勇、王亚光、谭慧敏、傅会明、张琪、卢庆银、屠学良
施工图深化:张劼、夏国勇、屠学良、王鹏、王阳、夏海洋、唐玲、李东
效果图深化:屠学良、卢庆银、吴林、崔英楠
建成状态:建成
设计时间:2020年
建设时间:2021年
建筑面积:4950平方米
摄影:leon、王亚光、屠学良
▲ 工作模型 迪卡建筑设计中心
▲建成效果
▲ 鸟瞰大山之中的幼儿园
项目所在地区也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周边县城。西昌见证了中国航天的腾飞奇迹,我们希望将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的概念与孩子充满好奇、爱探索的特点融合,用探索者的概念为大山孩子造梦,一起迈出实现理想的第一步。
▲设计手稿 迪卡建筑设计中心
这是我们深度参与凉山教育迭代的一次尝试,我们希望幼儿园的建筑也如大山里的环境一样纯净,保留一份可贵的童趣。同时,它又不必表现得像一个“大山里的幼儿园”,而是以极具未来感的冲突形态闯入,却让孩子们感到亲切与好奇,如同深埋在心底的理想,默默激发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。
▲ 推敲过程模型 迪卡建筑设计中心
正如荷兰建筑师赫曼·赫兹伯格(Herman Hertzberger)曾言:“教育就是这样:激发人的好奇心,打开世界,而不是压缩到一个小房间里。”我们充分结合当地地貌、区位条件和探索者主题展开营造,开放的不只是物理空间,更重要的是精神力量。
建筑在形态上成为极具反差性的“闯入者”,打破周边略显单一的面貌,正如阳光每日于不同角度对校园进行“浇灌”——保有自然与艺术创作的融合,才能为学前教育赋能,带来全新的校园成长环境。
▲ 工作模型 迪卡建筑设计中心
建筑总面积为4950平方米,这里因地势与交通形成特有的建筑群落,我们遇到的第一个挑战,便是如何将建筑体量与周围山景及人文特色融合起来。
民族、生态、乡土,是凉山的符号,自然力量的“入侵”,打破传统线性建筑视角,与周围形成鲜明对比,探索者据高原地区依地势而建,顺势将校园围合在一个弧形地带,作为地域性的功能补充,成就一个新的焦点。
另外一个挑战,则是如何用当地最自然的素材承载最具未来感的教育理想。自然感是凉山人刻在骨子里的记忆,蓝天、白云、青草、群山,所见即所得,最简单的色彩成就最佳诠释。
在大凉山开启营造,美丽与困难并存,从机场抵达现场,需全程在崎岖山路上驱车四个多小时。施工团队人力遇到困难,只能在当地解决,我们惊诧于这些简朴的当地人,认真负责,无一怨言,或许对于他们而言,能够亲眼目睹自己家乡的这座幼儿园的诞生过程,也是一种特殊的经历。
▲ 施工现场
从规训形式到近人尺度的多元化教学格局,我们科学规划了各类运动场地,满足孩子户外游戏与体验的需求,同时以艺术设计语言,让孩子在校园里接受潜移默化的美育熏陶,当走进去的那一刻,也同时成为时间流动中的一部分。正是这个潜移默化和储存能量的过程,让生命在早期便可以领略世界之美好。
▲ 遍布校园内的阳光
迈入幼儿园的大门,云朵“漂浮”在地上,如同顺着蓝色的墙体飘落而下,仿佛进入的不是校园,而是一扇神奇之门,打开来便启动了探索宇宙星辰的密码。
▲ 为孩子提供自由探索的趣味场地
户外空间承担了所有的运动功能,不断勾起孩子不停歇的好奇心和参与感。种植区、软质运动区、硬质运动区和森林体验活动区将几栋教学楼围合起来,保证最安全的动线和最高效的运动管理。
▲ 俯瞰建筑的体量关系
具有结构感的抽象造型被用来打造不同的建筑形态,我们汲取大山的曲线,以及被自然鬼斧神工分割而成的几何形状,结合宇宙“泡泡的联想”等元素,打造了三个形态不一、功能各异且相对独立的建筑造型。从远处看,它们像是浓缩版的太空一隅,不同的角度成就不同的瞭望,足以引起小朋友的探索欲。
▲ 不规则的建筑立面
▲ 云层与建筑遥相呼应
在这样的布局之下,教学楼的三层屋顶成为天然的操场。绿草坪之上,充足的日照、采光和通风,让这里成为天然的课间活动场地。如同方盒子一般的教学楼,也实现了集约化的高效布局。
▲ 空间界面的营造
流线也释放出更多可以遮挡雨水的半室外空间,创造不同的层次,对会东县亚热带季风性气候予以积极回应。
▲ 半室外空间
▲ 路径选择的丰富性
▲室外露台
▲室外庭院与平台
教学楼立面一如既往地延续我们的风格,造就形态各异的窗户与“泡泡的联想”,翻开新世代喜爱穿越的序章。
▲ 建筑外观
▲环廊
主体建筑物以纯白作为主色,在周围青灰色调的建筑中脱颖而出,新与旧相映成趣,体现了城市积极的更新关系,也增添了一份不被世俗捆绑的自由,天空、绿植的本色成为最主要的点缀色,孩子们在其中穿行奔跑,抵达山野林间,也是抵达理想的未来。
▲ “超现实”氛围的营造
▲ 梯田概念的实现
▲ 空间中的光影变化
多功能厅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存在,整体造型模仿山丘的线条,如同大地上的一页褶皱,也如大海里的一叶扁舟。落地玻璃窗提供了充足的日照,孩子进入其中,像进入艺术之神的口袋。
▲ 多功能厅外观
在主体教学楼与行政大厅之间,建筑于二层开始设置连廊,以自由的动线实现无障碍穿越,如同经行山洞,让孩子在游玩的同时养成创造力,鼓励下一代富有创造力的艺术家的诞生。
▲ 平台与廊道
虽地处偏远山区,但投资方依旧为孩子带来优质的教育体验,大到空间本身,小到桌椅板凳、玩具器械,都实现国内一线的品质要求。
▲ 接待区
▲公共空间
▲ 天窗引入的自然光
在一系列不同尺度和背景下,独特的立面设计很好地诠释了内部和外部空间之间的过渡与边界。大厅以最大面积的落地窗开放视野,将自然包容进教学空间里,自然舒适地浇灌每一粒好奇的种子。在飞船舱体一般的独立拱顶建筑中,孩子们手中的绘本又将打开探索者穿梭星际空间的序章。
当教室的规训意味渐行渐远,我们能做的是将社区化的生活方式融入教学空间,同时打破教与学、教室与乐园的边界,回归到近人尺度的关切,创造一个能够鼓励孩子建立对自然和人类美好认知的室内空间。
▲教室
教室全方位的功能分布包含各类功能部室,木质家具以自然、安全、环保为基础,在周围生态环境的融合之下,空间尺度也以关照孩子的情绪而确立。当从独立个体的角度去看待这些幼小的生命,我们提供的不仅是人、自然、地域和知识的积极互动,还是启发个人成长原动力、提供理想生活方式的第一站。
▲ 教室
我们希望,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个幼儿园将成为孩子记忆深处的精神记忆乐园,成为打破山区现状的精神中心,而非强行置入的“闯入者”,崇山峻岭间,唯有理想让我们相遇,西昌大山里的教育情怀实现了首次破局,“探索者”已启航,未来可期。
设计图纸 ▽
▲总平面图 迪卡建筑设计中心
▲ 一层平面图 迪卡建筑设计中心
▲ 二层平面图 迪卡建筑设计中心
▲东立面图 迪卡建筑设计中心
▲西立面图 迪卡建筑设计中心
▲南立面图 迪卡建筑设计中心
▲北立面图 迪卡建筑设计中心
▲ 剖面图 迪卡建筑设计中心
版权声明→本文由作者本人或用户及授权机构推荐发布到「游憩网」,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「游憩网」立场。部分作品来源于网络,该作品仅供学习使用,非商用,如转载/链接/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稿,需注明文章来源:「游憩网」及作品单位,相关疑问,请添加网站顶部投稿二维码。
在线留言